光伏发电的自发自用有何不同?
光伏自发自用专注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价值,尤其适用于电网上网受限、价值偏低或存在惩罚性政策的场景。
与将多余电能输送至电网的上网模式不同,该模式依赖智能系统设计——协调光伏、储能系统(BESS)与负载特性,以实现最佳性能。
核心挑战在于能源优化——而这正是我们的技术优势所在。
我们即插即用的光伏自发自用解决方案
FFD Power 通过智能控制与储能提升光伏自用率——降低用电成本,增强能源自主性。

我们的光伏自发自用方案结合了:
光伏系统(PV System) – 提供AC或DC耦合选项,以满足项目需求
FFD储能系统(BESS) – 能源优化核心,储存并释放能量,平滑并调节光伏输出
电能转换系统(PCS) – 将直流电池能量转换为交流电,可选一体化模块、混合逆变器或微电网机柜
智能电表(Smart Meter) – 监测电网输出,必要时防止回送
FFD能量管理系统(EMS) – 内置优化算法,必要时执行光伏削峰
该架构在负载与发电波动情况下 最大化现场光伏利用率,同时确保零上网输出。
除了核心硬件与控制系统外,我们还提供:
可行性研究与定制化系统架构设计
预装系统软件
完整工程文档,包括详细项目BOM、布局设计及接线图
技术人员现场调试支持
长期运维远程支持
该方案根据光伏容量量身定制,确保技术交付精准、运行性能可靠。
FFD Power 的光伏自发自用方案旨在:
通过定制化设计实现高效能源利用,最大化光伏自用率
通过兼容设备的优化集成,确保系统可靠运行
精确匹配光伏容量、储能与负载需求,实现系统峰值性能
光伏能源最大化
系统设计以光伏发电与负载需求对齐,降低弃光风险。通过优化负载匹配与储能利用,确保最大化现场光伏消纳。
高储能利用率
储能容量根据最佳充放电周期配置,确保在日常运行中高使用率。充足功率输出支持负载转移与削峰,提高经济效益。
零上网输出
出口限流智能电表实时监控功率流,防止电能回送电网,确保符合零上网规定,避免罚款或电价补偿降低。
智能能量管理系统(EMS)
智能EMS协调光伏发电、储能调度与负载控制,实现最高效率。必要时动态削减光伏输出,保持系统平衡与运行稳定。
案例展示
2.3MW/5.13MWh 中东地区光伏自用项目
本项目基于光伏自发自用(PV Self-Consumption)应用,实施于中东一处位于山区的工厂。项目目标是将光伏能源从被动资源转变为战略资产,通过最大化现场消纳、精准负载匹配和智能能量协调,从而显著降低对电网的依赖。
该工厂面临电能质量挑战,包括电压不稳定、频率波动、白天光伏弃电以及夜间能源短缺。尽管已安装光伏系统,但山区运输条件限制了传统大型电池箱的应用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项目采用GALAXY 233L-AIO-2H分布式储能柜,并通过交流耦合接入系统,最终建立了2.3 MW / 5.13 MWh的光伏+储能一体化系统。
与传统并网上网模式不同,本项目优先实现本地负载匹配,支持智能能量编排。通过实时预测与负载协调,系统在光伏高峰发电期最大化自发自用,并将多余能量储存以备夜间或低发电时使用。同时,项目提升了电能质量,确保电压和频率稳定,防止工厂生产中断。
系统组成:
光伏系统:提供可再生能源输入。
GALAXY 233L-AIO-2H储能柜:通过交流耦合集成,具备高效储放电能力,同时解决运输与部署限制。
运行原理:
系统持续监测发电与负荷需求,进行精确预测与协调,实现最大化本地能源利用。
主要收益:
提高光伏利用效率,稳定工厂生产运营
实现显著成本节约
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
总体而言,该项目展示了光伏自发自用在复杂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潜力。通过智能技术集成,工厂能够克服地理与能源限制,实现长期经济与环境价值。

